2019
五月
28
【家庭课堂II】|第十七讲:如何治愈生命中不同阶段的伤害
课堂内容: 主内的兄弟姊妹们:主内平安!
从这一讲开始:我们讲生命的八个阶段及如何疗愈这八个阶段中所受的创伤。
今天我们来看一下生命的八阶段的一些概述。 艾瑞克森在《生命周期的完成》中提出了生命的八个阶段。艾瑞克森是一位德裔美籍发展心理学家与心理分析学者,以其心理社会发展论著称。他还以创造认同危机术语而著名。 艾瑞克森的研究表明,每一个人都必须要在不同的生命阶段来面对挑战,都必须要维持发展危机中两端对立观念的平衡,而不是拒绝任何一方。只有对于生命阶段挑战中的两个对立观念,能够理解且接受,才能够完善并在这个阶段中产生效能。因此,“信任”与“不信任”再者必须都能接受与理解,才能在生命阶段中的第一阶段,实现“希望”的有效解决。“完美无缺”与“悲观沮丧”两者必须都能接受与理解,才能在人生最后一个阶段,得到“智慧”的有效解决。
如何对这八个阶段进行生命的疗愈?
我们家庭和父母的模式,不仅影响我们对待丈夫或妻子,也影响到其他的人,尤其是对具有位格的天主。在生活中,我们常会说天主是「慈父」,可如果我们体验到的是一位常年不在家,只有在电话里才能听到的父亲,回家就是睡觉,看手机,发脾气,不与家人沟通,喜怒无常的父亲,我们就没办法把天主和「慈父」联系在一起。 虽然家庭会影响我们与天主以及他人的关系,却非完全受其左右。我们无须局限于父母的模式,同时,假使我们没有将孩子栽培成十全十美,也不必一直背负着罪恶感。
人不会被动地受伤害。人常常能做选择,选择要让这些伤害继续伤及他们,或者把伤害转化为恩赐。 我们的生命中,不只负载着以往的记忆,还背负着与这些记忆相连的痛苦和爱。幸运的是,我们的过去不只对我们永远存在,对耶稣亦然。我们不应陷入过去伤害的负面影响,而应把耶稣的爱带进伤害的记忆中,将那些伤害转为爱的恩赐。
当我们要求耶稣进入受伤的记忆中,不要请求祂抹去或是帮助我们忘记那段过去,而是请求耶稣「治愈我们的记忆」。就像祂为厄玛乌的门徒做的(路:24:13—35)。二位门徒颓丧地往厄玛乌走去时,耶稣也加入了;他们的心充满忧伤,一想起耶稣的死亡,就极为失望。但当他们彼此谈论三天前发生的事时,耶稣倾听并爱怜地回应了他们各种受伤的感受,最后门徒充满了爱,因而能原谅耶稣,也原谅了他们自己以及曾经伤害他们的一切。门徒们心中的沮丧,被耶稣的喜悦与爱心换取了。当他们和耶稣别离时,「心是火热的」。
在医治某个记忆时,我们与耶稣一起分享我们的内心,并且换上祂的爱心,直到我们能用全新的方式,以耶稣的眼光来看我们的过去,把生命中的悲剧,转变为生命中爱的恩赐。 我们分享一次生命的阶段,后面会分享一次怎样治愈这阶段中的伤害。我们用书写、祈祷、安静聆听的方式来疗愈生命,一共有十七次的分享。邀请你的参与和祈祷。
谢谢您的聆听,我们下次再见!